降本強身,應對汽車產業寒冬
自2018年始,汽車產業開始迎來一場“十年難遇的寒冬”,到今天看來則更是一場“一遇數年的寒冬”。“下行、低迷、暴跌、急轉直下”等詞匯高頻的出現在汽車產業上,甚至有人在說汽車產業已經是一個夕陽產業了。 隨著“寒冬”蔓延,整個汽車產業上下游均呈現哀鴻一片的景象。而對于有眼光的企業而言,革新與機會也恰恰在這時候孕育出來。
在興林集團看來,全產業鏈洗牌在所難免,那些本身就“缺乏鍛煉、體質虛弱”的企業,會就此淘汰消失。這一次,與其說是熬一熬便能硬撐過去的寒冬,不如說是需要奮力搏殺才能生存下來的“海嘯”。
我們冷靜下來,除了要有面對慘淡的勇氣,還需要看清在這場“寒冬海嘯”中勝出的本質,這就是降本強身。
對于興林集團而言,降本是重振之本,強身是御“寒”之道。
興林集團緊緊圍繞“降本提效 深耕行業”為中心,必須大刀闊斧地進行降本提效,否則將面臨在“寒冬”、“海嘯”中被邊整合、被淘汰的風險。我們把“成本控制”作為一項集團戰略來推進,堅持內抓“質量效益”,外抓“客戶滿意”,各項事業在調整中積蓄了發展動力。
成本控制的戰略推進,興林集團逐漸甩掉了“脂肪”,增加了“肌肉”。企業整體競爭力進一步增強,為我們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提供了堅實基礎。
華為總裁任正非說:“真正好的產品,不用擔心賣不出去!”,這句話更適用于興林集團。我們緊盯“客戶”需求,圍繞“做精、做強、做大”的發展目標,沿著“汽車全產業鏈”的方向發展,主動調整結構,形成了“一個集團、一個中心、四個事業部”的產業布局,形成技術研發中心、模具事業部、零部件事業部、裝焊事業部的產業集群,由單純的模具設計制造向車身技術設計研發的上游產業鏈發展。
通過調整布局,加速產品多元化,形成汽車產業上下游互為支撐的格局,能夠為客戶提供更多個性化、專業化的定制服務,進一步增強了集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。
我們在“做真”和“做實”上進一步嚴格要求,“成就客戶、成就事業、成就自我”的核心價值觀得到了全體員工的進一步認同,“嚴格按制度流程工作”的行為準則在各個環節、各項工作中得到較好的貫徹。
面對當下的困難和挑戰,唯有堅持降本強身為中心,苦練內功,打造屬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,才是正解。今天,我們遇到了**壞汽車產業的時代,同時也是一個**好的時代,矗立潮頭,在新的汽車產業版圖中繼續堅持好自己的定位。